隨著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對閘門止水的結構、設計、安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止水的失效不僅可以造成閘門的嚴重漏水,更為重要的是會因漏水引起縫隙氣穴,導致埋件的氣蝕破壞;止水部位的漏水還是引起閘門震動的主要原因。止水的作用是在閘門關閉后,堵塞門葉與閘孔周界的孔隙,以阻其漏水。止水裝置一般安裝在門葉上,以便于維護,使止水具有在閘門關閉時能可靠而嚴密的防止漏水。</p> | 
|
| <p>一、平板閘門止水結構型式分析</p> |
| <p>1、頂止水。頂止水一般是用壓板和墊板把止水橡皮夾緊,并用螺栓固定于門葉或埋件的門楣上。止水橡皮的設置方向,應根據水壓方向而定。一般要求止水橡皮在受到水壓后,能使其圓頭壓緊在止水座板上。</p> |
| <p>2、側止水。平面閘門的側止水與頂止水構造型式相同。</p> |
| <p>3、底止水。平板鋼閘門的底止水橡皮是利用壓板和螺栓直接固定在門葉面板上,是將止水橡皮設在面板背水面的構造型式,是將止水橡皮設在迎水面的構造型式,止水橡皮一般采用條形橡皮。</p> |
| <p>4、節間止水。對于分段的平面閘門或疊梁閘門,一般都應設置節間止水。</p> |
| <p>二、問題分析</p> |
| <p>要使閘門止水嚴密,除了門葉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外,還要有合理的支承結構、止水結構、埋件結構等。除了要求設計合理,還要保證制造、安裝的精度。因此,閘門止水是否嚴密,是衡量設計、制造、安裝的綜合指標,是閘門好壞的根本標志。目前工程實際運用中,閘門漏水現象較為普遍,而且大部分情況發生在閘門的四角和底部。在設計中雖然閘門的止水型式很多,但往往忽略了對止水型式的選擇及對漏水通道的注意。制造、安裝中由于止水座板的焊接質量差,門槽埋件及止水座板安裝后發生變形,使止水座板不在一個平面上,止水座板不垂直等,都會影響封水效果。針對平板鋼閘門的漏水和啟閉機失靈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究其原因,總結如下:①閘門板底腳的底止水和側止水銜接不緊湊,搭接不嚴實;②側止水安裝定位不當,有的甚至落入門槽,失去止水意義;③原水閘設計中,對平板止水墩面上的接觸面一般為砼表面或在原漿砌石上附著一層砂漿面,表面粗糙,磨阻力大,容易拉斷或撕裂橡皮;④門槽只是簡易的砼材料,滾輪摩擦的阻力大甚至成滑動摩擦,導致啟閉閘門阻力大,啟閉失靈;⑤閘門較寬,單吊點閘門受力不均衡,穩定性差。</p> |
| <p>三、工程措施分析</p> |
| <p>鑒于以上工程問題,流域管理處在節水續建改造工程中對門槽和止水的設計采用了相應的工程措施。</p> |
| <p>1、制造、施工中的措施。嚴格執行《水工建筑物金屬結構制造、安裝及驗收規范》,任一斷面止水座板與主軌距離偏差不應超過+5mm,門葉止水座面不平度不超過2。在門槽施工過程中,嚴格注意施工質量,確保埋件的安裝精度。</p> |
| <p>2、在設計上采取的措施。</p> |
| <p>首先是頂側止水。平板鋼閘門的頂、側止水,一般采用P型橡皮,規格型號主要為P45和P60主要適用于中小閘門,P60主要適用于孔口大的閘門。在設計中應注意如下問題:一是頂側止水橡皮考慮預壓縮量4mm,以確保在安裝符合公差范圍內的封水嚴密。二是閘門頂側止水橡皮的粘接處,粘接膠量不宜過大,否則會產生與周圍橡膠性能不一致的現象,建議采用門型橡皮及轉角橡皮,克服粘接型式的缺點。三是注意水封壓板對止水的影響。為保證橡皮的壓縮均勻,壓板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一般壓板厚度不宜小于10mm,壓板同p型頭之間間隙不宜過大。閘門頂止水應設翹頭壓板,尤其在水頭較高的潛孔閘門中,防止橡皮發生翻卷。四是對低水頭的閘門,尤其是工作門宜采用上游封水結構型式。五是底、側止水連接處也是容易忽視的漏水通道。底、側止水的連接,應避免在側止水的弧段進行,否則宜出現撕裂、開膠的現象。</p> |
| <p>然后是底止水。閘門底止水、疊梁門節間止水的漏水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底止水結構型式的正確選擇,不但能夠很好的防止閘門漏水,還是防止閘門震動的主要環節。實踐證明,底止水橡皮外露部分不宜過短,一般取10mm左右為好,且接觸底檻端部宜采用倒角型式。</p> |
| <p>3、門槽設計。門槽設計具體如下:根據閘門設計要求確定門槽深度和寬度,將門槽上、下游面設計成鋼質平面(槽鋼),將墩面上、下游(導向輪和止橡皮行程上)設計成鋼質平面寬度不小于 15cm,以便止水橡皮和導向輪有效地工作。槽底每隔40cm,用 100cm×8cm×9cm 扁鋼將槽鋼上下游和墩面導向輪和止水行程的型鋼焊接成一整體,并在相應的背面焊接鋼筋以便于預埋的鋼筋對焊;且二期砼澆筑是保證鉛直。另外,為保證壓力滾輪有良好的受力條件,靠滾輪軌道的一側(下游面)加焊工字鋼,背面焊加鋼筋,以便于預埋鋼筋對焊。在水閘底板上安裝鋼質底檻(槽鋼),并適當焊接鋼筋。將鋼構件門槽外圍三面預留 20cm~40cm 空間做二期砼澆筑。閘體澆筑時預埋的鋼筋和鋼構件的鋼筋頭一一對應,精心布置和設計,留有足夠的搭接對焊長度。為堅固起見,還應在墩中部布置成網狀構造筋焊接預埋筋以保證預埋筋的抗拉拽強度。在設計施工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①門底槽埋設應考慮到底止水落到底檻中心線上;②底檻應有足夠的寬度和強度,一般槽鋼即可。</p> |
| <p>4、止水設計</p> |
| <p>止水的設計分為 P 型側止水和平板止水兩個主要部分。一是P 型側止水。在門板迎水面靠閘墩一側安裝 P 型止水橡皮,用平頭螺栓連接再焊于板面的角鋼上,且在設計中考慮 5mm的壓縮量,使 P 型橡皮的橡皮球壓縮緊貼于預埋在焊接的鋼質平面上,超過門槽的上游沿口 5cm。同時,底止水與側止水交角處將橡皮割切成一定斷面進行彎轉搭接,經壓板螺栓連接,這樣,就在門板上游由底止水和兩側止水形成連續性密封止水帶,使閘門滴水不漏。另外,嚴加要求施工單位和閘門的加工制作,閘口的澆筑寬度和鋼結構門槽安裝的位置準確度和鉛直度都需要較高的標準,一般精度要求在±2mm。精心設計、精心施工,解決閘門的漏水問題從工程上是可行的。二是平板止水。對于側止水和底止水均是平板止水橡皮時,要求定位準確,使其既不因螺栓壓板位置離門槽上游沿口太近而導致安裝的橡皮彎曲偏離墩面,又不因螺栓壓板位置離門槽上游沿口太遠而使安裝的橡皮附貼面過窄而落入門槽失去止水意義。對于底角側止水和底止水的搭接交叉處出現的空隙,塞填削割成型的橡皮契塊,并擰緊壓板螺母使側、底止水仍形成連續密封的止水帶,同樣可達到滴水不漏的效果。另外,注意門底檻必須是鋼質預埋件。 |